新闻资讯

小青梅,有了成为大产业的基石

发布日期:2023-06-15  来源:  浏览次数:541


青梅,已有3000多年的食用历史,在我国传统饮食和文化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但由于产业集中度不高、行业标准和规范缺乏等问题,青梅长期以来都未能成为主流的消费品类。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对于青梅文化的宣传带动,以及头部企业的出现,青梅产业在当下迎来了绝佳的时间窗口。

6月6日,经过一年的筹备,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溜溜果园集团牵头组建的青梅国家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理事长单位为溜溜果园,秘书长单位为南京农业大学,汇聚了全国青梅产业的主流企业、顶级高校、科研单位和专家精英。

联盟的成立,旨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通过联盟内龙头企业和优势研究单位带动效应,有效整合技术创新资源,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着力解决中国梅产业重大战略需求与共性关键技术,保障科研与生产的协同发展,同时利用梅优异种质资源、共创共享栽培和加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开拓品类形态、引导市场消费,综合提升我国青梅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核心竞争力。


开展异业合作,拓宽产品形态,青梅消费端迎来更多可能性

当代的年轻消费者,对于各类新奇特产品的接受程度颇高,加上生产加工技术的提升,青梅得以以更为多元的产品形态出现在他们面前。

2019年,溜溜果园发现了果冻市场针对年轻消费人群的空白区域,高价引进日本ORIHIRO果冻生产线,推出了“梅冻”产品系列。梅冻定位为果味+梅子味的袋装挤食蒟蒻果冻,主打“0防腐剂”“0人工色素”“0脂肪”,一经推出即成为爆款。2022年,梅冻整体销售额4.7亿元,复购率高达60%,已经成为了溜溜果园旗下继溜溜梅之后的“第二曲线”。


除此之外,溜溜梅今年还进行了多样化的异业合作尝试。4月,溜溜梅和奶茶品牌1点点联名推出了新黄梅系列饮品——黄梅吉茶和黄梅多多绿。5月,溜溜梅和烘焙品牌好利来联名推出了溜溜青梅冻蛋糕、溜溜雪绒芝士、溜溜披风卷、溜溜青梅粽等单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溜溜果园,青梅国家创新联盟中不乏有云南洱宝、江小白等企业,它们在青梅酒品类上已经分别推出了“大理情”和“梅见”品牌。由此可见,除了青梅,青梅果冻、青梅绿茶、青梅酒等各类衍生品已经成为了年轻消费者购物车中的常备品。

因此在消费端,联盟的成立相当于创建了一张网络,为联盟企业成员之间,成员和联盟外企业之间开展异业合作、拓宽青梅产品形态,实现品牌共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诸如青梅+饮料、青梅+酒水、青梅+调味品、青梅+功能健康食品等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青梅的品类影响力也将加速提升。



科技落地种植,青梅供给端启动改革升级

据了解,青梅的栽培对气候以及其他环境条件的要求较高。一般研究认为,5℃至15℃为影响青梅开花期的敏感温度,过高及过低的温度均会对梅树的生长和结果造成影响。若花期遇到雨水过多或大风频繁的情况,梅花的授粉也会受到影响。极端天气及自然灾害会对青梅产量及收购价格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青梅品质也难以得到保证。

溜溜果园对于青梅供给侧的不稳定给产业和企业带来的影响感触颇深。2017年,因花期出现较强的霜冻天气等不良气候因素导致青梅果大量减产,溜溜果园青梅鲜果及半成品采购均价高达8.72元/千克,相较于2016年的6.31元/千克,上涨幅度达38.19%。这一状况不仅导致2017年溜溜果园毛利率大幅下滑,并且由于鲜果每年仅有4月底至6月一个收购期,且溜溜梅产品的制作工序多、生产周期长,负面影响甚至延伸到了2018年。

在业界,品种培优和科学种植被认为是一定程度上能解决青梅供给侧产量不稳定、质量非标等问题的关键。

作为龙头企业,溜溜果园多年来始终坚持对青梅产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先后成立了溜溜果园研究院、中农安检验检测中心。今年,溜溜果园旗下中国梅产业推广中心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机构合作新培育的“溜溜梅1号”和“溜溜梅2号”已经正式获得农业农村部、林业和草原局授予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溜溜梅3号”和“溜溜梅4号”获安徽省林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青梅国家创新联盟的成立,纳入了更多的高校和研发机构,成为了更大的创新平台,成员之间通过合作研发、技术共享和资源整合,可以进一步开展研究和开发新的农业技术,提高青梅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


将青梅作为事业,践行真实助农

青梅产业链中,上游的供给侧主要由农民和合作社组织等构成,他们负责经营和管理果树的种植及果实采摘。几年来,除了提供统一标准供苗、统计技术培训来保证产量和质量之外,在规模效应带动下,以溜溜果园为代表的联盟成员企业还为上游提供了统一保价收购、统一农资规范、统一金融服务等服务,真实助农。

在联盟成立的现场,作为青梅国家创新联盟的首任理事长,溜溜果园集团董事长杨帆携手联盟成员表示,联盟将共创青梅大业,努力构建一二三产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中国青梅产业模式,让青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真实助农致富,实现产业联动。



青梅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溜溜果园集团董事长杨帆宣布“851”工程


杨帆还提出了青梅产业发展下一个五年规划的“851”工程,即在华东、华南、西南区域8大省份的1万个乡村,推动建立1000个美好生活合作社,助农100万户,让1亿人爱上中国梅,让青梅全产业链总产值迈入千亿大关。

总的来说,青梅国家创新联盟成立和851工程的推出,不仅能给产业链上的群体带来收入上的实际提升,更能在技术赋能、人才培养等方面促进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小青梅,自此有了成为大产业的基石。


青梅,已有3000多年的食用历史,在我国传统饮食和文化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但由于产业集中度不高、行业标准和规范缺乏等问题,青梅长期以来都未能成为主流的消费品类。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对于青梅文化的宣传带动,以及头部企业的出现,青梅产业在当下迎来了绝佳的时间窗口。

6月6日,经过一年的筹备,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溜溜果园集团牵头组建的青梅国家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理事长单位为溜溜果园,秘书长单位为南京农业大学,汇聚了全国青梅产业的主流企业、顶级高校、科研单位和专家精英。

联盟的成立,旨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通过联盟内龙头企业和优势研究单位带动效应,有效整合技术创新资源,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着力解决中国梅产业重大战略需求与共性关键技术,保障科研与生产的协同发展,同时利用梅优异种质资源、共创共享栽培和加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开拓品类形态、引导市场消费,综合提升我国青梅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核心竞争力。


开展异业合作,拓宽产品形态,青梅消费端迎来更多可能性

当代的年轻消费者,对于各类新奇特产品的接受程度颇高,加上生产加工技术的提升,青梅得以以更为多元的产品形态出现在他们面前。

2019年,溜溜果园发现了果冻市场针对年轻消费人群的空白区域,高价引进日本ORIHIRO果冻生产线,推出了“梅冻”产品系列。梅冻定位为果味+梅子味的袋装挤食蒟蒻果冻,主打“0防腐剂”“0人工色素”“0脂肪”,一经推出即成为爆款。2022年,梅冻整体销售额4.7亿元,复购率高达60%,已经成为了溜溜果园旗下继溜溜梅之后的“第二曲线”。


除此之外,溜溜梅今年还进行了多样化的异业合作尝试。4月,溜溜梅和奶茶品牌1点点联名推出了新黄梅系列饮品——黄梅吉茶和黄梅多多绿。5月,溜溜梅和烘焙品牌好利来联名推出了溜溜青梅冻蛋糕、溜溜雪绒芝士、溜溜披风卷、溜溜青梅粽等单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溜溜果园,青梅国家创新联盟中不乏有云南洱宝、江小白等企业,它们在青梅酒品类上已经分别推出了“大理情”和“梅见”品牌。由此可见,除了青梅,青梅果冻、青梅绿茶、青梅酒等各类衍生品已经成为了年轻消费者购物车中的常备品。

因此在消费端,联盟的成立相当于创建了一张网络,为联盟企业成员之间,成员和联盟外企业之间开展异业合作、拓宽青梅产品形态,实现品牌共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诸如青梅+饮料、青梅+酒水、青梅+调味品、青梅+功能健康食品等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青梅的品类影响力也将加速提升。



科技落地种植,青梅供给端启动改革升级

据了解,青梅的栽培对气候以及其他环境条件的要求较高。一般研究认为,5℃至15℃为影响青梅开花期的敏感温度,过高及过低的温度均会对梅树的生长和结果造成影响。若花期遇到雨水过多或大风频繁的情况,梅花的授粉也会受到影响。极端天气及自然灾害会对青梅产量及收购价格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青梅品质也难以得到保证。

溜溜果园对于青梅供给侧的不稳定给产业和企业带来的影响感触颇深。2017年,因花期出现较强的霜冻天气等不良气候因素导致青梅果大量减产,溜溜果园青梅鲜果及半成品采购均价高达8.72元/千克,相较于2016年的6.31元/千克,上涨幅度达38.19%。这一状况不仅导致2017年溜溜果园毛利率大幅下滑,并且由于鲜果每年仅有4月底至6月一个收购期,且溜溜梅产品的制作工序多、生产周期长,负面影响甚至延伸到了2018年。

在业界,品种培优和科学种植被认为是一定程度上能解决青梅供给侧产量不稳定、质量非标等问题的关键。

作为龙头企业,溜溜果园多年来始终坚持对青梅产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先后成立了溜溜果园研究院、中农安检验检测中心。今年,溜溜果园旗下中国梅产业推广中心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机构合作新培育的“溜溜梅1号”和“溜溜梅2号”已经正式获得农业农村部、林业和草原局授予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溜溜梅3号”和“溜溜梅4号”获安徽省林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青梅国家创新联盟的成立,纳入了更多的高校和研发机构,成为了更大的创新平台,成员之间通过合作研发、技术共享和资源整合,可以进一步开展研究和开发新的农业技术,提高青梅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


将青梅作为事业,践行真实助农

青梅产业链中,上游的供给侧主要由农民和合作社组织等构成,他们负责经营和管理果树的种植及果实采摘。几年来,除了提供统一标准供苗、统计技术培训来保证产量和质量之外,在规模效应带动下,以溜溜果园为代表的联盟成员企业还为上游提供了统一保价收购、统一农资规范、统一金融服务等服务,真实助农。

在联盟成立的现场,作为青梅国家创新联盟的首任理事长,溜溜果园集团董事长杨帆携手联盟成员表示,联盟将共创青梅大业,努力构建一二三产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中国青梅产业模式,让青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真实助农致富,实现产业联动。



青梅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溜溜果园集团董事长杨帆宣布“851”工程


杨帆还提出了青梅产业发展下一个五年规划的“851”工程,即在华东、华南、西南区域8大省份的1万个乡村,推动建立1000个美好生活合作社,助农100万户,让1亿人爱上中国梅,让青梅全产业链总产值迈入千亿大关。

总的来说,青梅国家创新联盟成立和851工程的推出,不仅能给产业链上的群体带来收入上的实际提升,更能在技术赋能、人才培养等方面促进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小青梅,自此有了成为大产业的基石。